会计调账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会计准则和制度: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企业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会计凭证:
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作为会计记录的原始依据。
经济实质:
根据财政部令第76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对经济业务进行调账,确保会计处理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前期差错:
对前期存在的差错进行更正,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内部审计结果:
内部审计结果揭示了企业内部的财务问题,是会计进行账务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
外部审计意见:
外部审计如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审计意见也是会计调账的重要参考。
实际业务资料:
真实的业务资料是调账的重要依据,如销售发票、采购订单、银行对账单等,这些资料能够反映真实的经济活动,为会计调账提供事实依据。
法规、政策或内部规定:
说明调账所依据的法规、政策或内部规定。
审批意见:
如有主管领导审批,需注明审批意见。
审核人、编制人信息:
包括审核人和编制人的签字或盖章。
调账原因及影响:
说明调账的原因及影响,包括原账务处理不符合经济业务实际的情况和原会计科目及金额。
调账分录:
给出调账后的会计分录,包括日期、凭证号、摘要、借方科目、贷方科目及金额。
调账金额:
列出调账涉及的具体金额。
调账结果:
说明调账后的财务状况,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等的变化情况。
调账影响:
分析调账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如对利润、税收、成本等的影响。
在撰写会计调账依据时,应确保内容清晰、准确,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以便于后续审计和核查。同时,应保留好相关凭证和资料,以备后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