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上所得税额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公式: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增加额 - 纳税调整减少额 - 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 + 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内亏损 - 所得减免 -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 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计算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 =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 = 当期所得税费用 + 递延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费用 = 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费用 = (会计利润 + 或-永久性差异) × 适用税率。
会计分录
计提所得税费用时:
借: 所得税费用
贷: 应交税费 - 应缴所得税。
缴纳税金时:
借: 应交税费 - 应缴所得税
贷: 银行存款。
结转时(利润分配阶段):
借: 本年利润
贷: 所得税费用。
其他注意事项
所得税费用是会计上确认的税费支出,反映企业当期应承担的纳税义务。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当期的纳税调整因素,包括纳税调增和纳税调减,这主要是基于会计利润与企业所得税认可的利润之间的差异。
在特定情况下,如疫情期间,可能会有税收优惠政策,这也会影响实际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
通过以上步骤和公式,企业可以计算出会计上的所得税额,并据此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和税务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