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自命题的坏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风险高:
自命题工作涉及试题编制、印刷、运输、管理和评阅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任务繁重且涉及人数众多,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不利于划定全国合格最低线:
由于各招生单位考卷不同,自命题初试不利于划定全国初试合格最低线,也不利于调剂招生。例如,考生可能因为报考的学校自命题科目与自己的准备科目不同而无法调剂。
限制了考生择校选择权:
自命题考核方式的存在,限制了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从而降低了上岸的概率。
信息不对称:
自命题院校往往不公布真题和答案,导致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存在信息差,难以获取准确的复习资料。
调剂困难:
自命题院校的调剂名额较少,调剂上岸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报考自命题院校的考生,一旦一志愿未能录取,可能面临较大的调剂压力。
命题质量参差不齐:
自命题的院校之间命题质量存在不平衡,部分院校的自命题可能难度较低,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
备考压力增加:
自命题科目一般考察的是统考408的1-4门,各种组和排列都有,容易选择困难,增加了备考的压力。
综上所述,虽然自命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高校特色和学科要求,但其存在的安全风险、信息不对称、调剂困难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减少自命题科目、采用全国统考卷已成为新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