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选择在12月份进行,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教育制度安排
考研(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常安排在12月份,与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时间错开,避免冲突。
考研结束后,高校一般在春季开学,这为考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进行入学准备。
考生准备
考研需要长时间的准备,12月份的考试日期给考生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准备。
12月底是大陆地区高校的寒假前夕,大多数学校已经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学生可以专心准备考研。
招生工作安排
考研成绩的公布一般在次年的2月份,这为高校进行研究生招生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研究生招生工作需要提前进行规划和准备,包括考试的组织、考场的安排、监考人员的培训等。
适应国际化趋势
提前考研可以让考生在考试结束后有足够的时间申请国外大学,以便更好地适应国际化趋势。
减轻考生压力
提前考试可以给考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备考,提高考试通过率。
避开高峰期
12月底是考试的低峰期,可以避免与其他大型考试如高考、公务员考试等冲突,为考生提供更好的考试环境。
考试日期改革
自2017年起,我国研究生考试时间进行了调整,提前到每年的12月份举行,以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减轻考生压力。
综上所述,考研安排在12月份是为了适应教育制度安排、考虑考生的备考需求、招生工作安排,以及适应国际化趋势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