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声考是指 音乐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关于和声学的考试。和声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音乐作品多声部编织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这是音乐专业重要的技术课之一。和声考试分为两种形式:
和声写作
这种考试形式更多地针对作曲与指挥专业,要求考生给旋律编配四部和声,进行和声模仿写作等。
和声分析
这种考试形式主要针对共同课学生,要求考生分析一首作品中的和声使用特点,标记和弦功能,解释和弦进行逻辑等。和声分析通常以苏式思波索宾体系为标准,使用功能标记,即以罗马字母表示和弦及其进行逻辑,这种标记方法比较简易。
和声曲式分析作为音乐考研中的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音乐作品和声结构与曲式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常见的考试内容如下:
和声分析:
识别音乐作品中的各类和弦,如三和弦、七和弦、转位和弦等。
分析作品中的和声进行规律,如T-D-T(主和弦-属和弦-主和弦)等基本进行模式。
识别和分析作品中的调性转换,包括转调和调式变化。
根据作品的时代和风格,分析和声的特点和用法,如古典时期的和声简洁明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丰富多变。
曲式分析:
识别和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如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
分析主题在不同部分的变化和发展,包括主题的重复、变奏、展开等。
根据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因素,合理划分作品的段落。
识别作品中的动机和乐句,并分析它们在整个作品中的功能和作用。
对于艺术硕士招生,《和声学》初试的形式为和声分析,内容包括自然音体系、半音体系、变和弦、交替调式、持续音及(近关系与远关系)转调等传统和声技法。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调性和声理论对音乐作品中使用的和声手法进行全面分析,感受和声音响的魅力。
此外,和声研究生考试通常还会包括理论知识、分析能力、创作能力、听力训练、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考察。
综上所述,考研和声考是音乐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关于和声学的全面考察,旨在测试考生对和声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