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过程中存在学历歧视的现象,主要原因包括:
招生政绩指标:
部分高校将新招学生中来自985、211、双一流高校的比例作为评价招生政绩的指标,导致对非这些学校毕业考生的歧视。
办学导向: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近年来强化考研的办学导向,围绕考研科目组织教学,这可能导致来自这些学校的考生虽然初试分数高,但综合素质欠缺。
研究生考试竞争激烈:
考研竞争激烈,竞争者来自全国各个层次院校,专科院校毕业生在知识基础和学习条件上可能稍有不足。
复试加试要求:
研究生复试中的专业课加试增加了专科生与本科生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增加了专科生的学习压力。
导师刻板印象:
部分导师认为高考比研究生考试严格,考入985和211高校的学生更优秀,因此可能不愿意给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机会。
报考院校限制:
专科生在可选的院校和专业上余地较小,一流院校往往在招生简章中明确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研学生,或以门槛设限方式表示不招收专科生。
同等学历加试:
同等学历考生在研究生面试环节普遍面临加试,这反映了学校对这类考生能力的怀疑。
就业市场压力: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用人单位设立不合理的门槛,第一学历成为方便快捷的筛选条件之一。
为了减少学历歧视现象,招生高校应逐步减少歧视性规定,科学选拔人才。同时,考生也应了解不同高校在招生简章中的特别要求,避免盲目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