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考研自命题主要考察 报考学校的专业课,同时可能包括部分公共课。具体科目如下:
公共课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英语二
俄语
日语
数学一
数学二
数学三
专业课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历史学基础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数学(农)
化学(农)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经济类综合能力
自命题科目的变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许多院校将自命题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改为统考科目“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临床医学专业:部分院校将临床医学专业的自命题科目改为统考科目“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或“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教育专硕:从2024年起,教育专业学位硕士业务课考试科目中新增了全国统一命题科目“333教育综合”。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业务课二考试科目调整为统考科目“408”。
生物学一级学科:业务课二“845生态学”调整为统考科目“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建议
针对性复习:考生应根据报考学校的自命题科目进行针对性复习,尤其是那些改为统考的科目,以确保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关注调整:密切关注目标院校发布的最新考试科目调整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了解研究方向:自命题科目通常与招生单位的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密切相关,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