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考研难度大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办学层次和科研平台
985和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因为学校科研平台和师资力量相对较高,生源质量好,科研能力强,招收研究生的名额多,因此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难度相对较小。
双非一本大学和二本院校的办学层次较低,毕业学生想提高学历考研难度就很大。
考研人数的增长
考研人数逐年壮大,尤其是近些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2021年报名人数高达377万,预计2022年会突破400万人。人数的基数增大,即使有扩招政策,竞争依然激烈。
报录比升高
很多热门的院校和专业报录比居高不下,比如中南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和云南大学,特别是像新闻传播这种超级热门的专业,已经紧张到直接取消新闻专业的本科。
扩招政策的重点专业为理工类、公共卫生类、师范类等专业方向,扩招名额大多分配给了专业能力较强的院校,其他专业、其他院校的考生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压力是导致研究生报名人数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近十年来高居不下。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越来越多就业困难、对就业工作不甚满意的毕业生会选择继续学习深造,以获得更好的就业竞争力,这无疑给考研党们增加了更多压力。
试题难度和改卷尺度
每个学校专业课考研难度不一样,好学校的题目难,分数低;不太好的学校题目简单,分数高。此外,不同地区的改卷尺度也不同,存在“水区”和“旱区”之分,这也会影响考研的难度。
报考人数和招生名额
工学招生比例最大,但管理类、经济类等专业报录比相对较高。招生名额有限,尤其是热门专业,竞争压力巨大。
本校和非本校学生
考本校的研究生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专业课的参考书基本就是大学里学的教材,初试分数相同的情况下,学校一般也愿意录取自己的学生。此外,本校的指导老师也会更多指导。
其他因素
985高校的考生在毕业后面临的选择远不止考研,这一因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考研上岸率。许多985考生因为出国、保研等原因参与考研的人数相对较少,导致竞争压力增加。
高目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985高校的学生在选择报考学校时,往往志向较高,倾向于申请更具挑战性的院校,这也会增加考研的难度。
综上所述,学校考研难度大的原因主要包括办学层次和科研平台的差异、考研人数的增长、报录比的升高、就业形势的严峻、试题难度和改卷尺度的不同、报考人数和招生名额的限制、本校和非本校学生的差异以及其他因素如高目标和多样化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