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语言学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理论:
考生需要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发展历史,包括对语言的定义、功能、结构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对不同语言学派别的认识,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社会语言学等。
语音学与音系学:
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机制,以及语音在特定语言中的组织规律,包括语音的分类、发音器官的功能、音素的构成以及音系规则的应用。
词汇学与词源学:
涉及词汇的结构、分类、功能和变化规律,以及词汇的历史来源和演变过程,包括词汇的构成要素、构词法、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区别等知识点。
句法学:
研究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包括句子成分、句型结构、语序、时态、语气等语法现象,并能分析复杂的句子结构。
语义学与语用学:
关注词语和句子的意义,以及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使用,包括意义的类型、意义的表达方式、歧义的处理以及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
探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方言、语言变体、语言态度等,以及研究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机制,包括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习得的阶段和策略等。
第二语言习得:
研究非母语者学习新语言的过程和方法,包括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和教学策略。
计算语言学:
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分析和处理语言数据。
专业设置方面,语言类硕士专业主要有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研究、英美文化、法语、日语、俄语、德语、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字阅读与文学教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经济秘书、广播影视文学、亚非语言文学、葡萄牙语、翻译学、德语语言学、德语教学法、法语语言文学等。
初试科目通常包括政治、外国语(英语或其他外语)、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的具体内容会根据报考的学校和方向有所不同。
以上信息整理自提供的参考信息,具体考研科目和考试内容请以各高校的招生简章和相关考试大纲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