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盈利组织会计的考试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需要钻研《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明晰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等特定业务的核算方式,以及净资产的分类与核算,确保会计处理符合社会组织特性。
初级会计职称证书
报考门槛较低,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通过考取该证书,可检验对基础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中级会计职称证书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考取中级会计职称证书可提升竞争力。考试涵盖《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其知识深度和广度更上一层楼,有助于应对更复杂的社会组织财务工作。
注册会计师证书(CPA)
CPA具有较高含金量,考试科目多,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持有该证书能为处理社会组织重大财务决策、审计监督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和要素
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在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基础;
会计要素不应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而是设置了净资产;
反映业务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按照其来源分为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商品销售收入等主要业务活动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和费用(按照其功能分为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受托代理业务
民间非营利组织充当中介人,不享有所有权,要按委托人意愿将受托资产转赠指定受益人;
受托代理资产入账价值确定:货币资产按实际收到金额入账,非货币性资产有凭据按凭据标明金额,没有凭据或者凭据标明金额不公允,则按公允价值入账。
捐赠收入
捐赠承诺不满足非交换交易收入的确认条件,不应予以确认,但可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相关披露;
劳务捐赠不能确认捐赠收入;
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有凭据按凭据,无凭据或者凭据不公允,按照公允价值入账。
净资产
分为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
如果限定性净资产的限制已经解除,应当对净资产进行重新分类,将限定性净资产转为非限定性净资产。
建议:
基础知识:首先掌握《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特点、核算原则及要素。
证书考取:根据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选择初级、中级或CPA进行报考,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实践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