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建议跨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竞争压力大
跨专业考研需要和本专业学生一起竞争,后者已经有了四年的学习积累,对专业知识更加熟悉,因此跨专业考研的学生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
信息渠道少
在本专业学习时,学生能够得到学长学姐和老师提供的有效信息支持,但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可能会面临信息渠道较少的情况,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被导师认可度低
即便初试成绩很高,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在复试时可能会被导师认为知识体系框架不够牢固。导师通常认为本专业学生在四年学习中积累的知识更为扎实可靠,因此跨专业考研的学生需要在复试中表现出色才能弥补劣势。
专业课基础薄弱
跨专业考研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学习另外一个专业本科所学的几乎全部的知识,这会导致专业课基础知识储备缺乏,需要比那些本专业考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并且还会挤压对于公共课学习的时间。
思维的转变难
跨专业考研时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学科,有的甚至是理科与文科之间的转换,这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学科的转换,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模式不同,二者的学习方法也不同,需要时间去适应。
收集不到资料,感觉找不到信息
跨专业考生需要收集院校考研动态、参考书目、历年真题等,同时还要收集所报考专业本科生的期末考试题目、课堂笔记、教师课件、课堂作业等。如果这些信息特别难以查找,会大大增加备考的难度。
特定专业不允许跨考
某些专业如医学、法学等不允许跨考,因为这些专业专业性很强,没有一定的基础很难成功。
就业前景不稳定
某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如历史学,毕业生可能会遇到就业方面的巨大难题。
复试被歧视
虽然有些导师可能不喜欢跨考生,但实际上,只要学生足够优秀,能够展示出对专业的热情和专业知识,导师还是会欢迎跨考生的。
综上所述,虽然跨省考研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但从实际情况出发,并不建议跨考。学生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专业和学校,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在就业时也能借助学校的名声和资源,增加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