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安排考研英语的复习和考试,可以遵循以下建议:
了解考试要求
明确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科目的考试要求,包括阅读理解、翻译、写作、听力等部分,了解每个部分的考察重点和题型,有助于你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制定学习计划
词汇积累:扩大词汇量是考研英语准备的重要环节。每天记忆10-20个新单词,并反复复习,以加深记忆。同时,通过阅读英文文章、新闻、报告等,增加词汇的实用语境,提高记忆效果。
语法强化: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基础。通过阅读和分析长难句,熟悉英语的语法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写作中也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
阅读训练:阅读理解是考研英语的重要部分,需要重点训练。可以选择历年真题进行模拟练习,同时分析错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点。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英语原版书籍进行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写作练习:写作部分要求考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每周至少写一篇练习文章,并请老师或朋友帮忙修改。同时,注意积累常用的写作模板和句型。
听力训练:听力部分需要考生能够听懂英语对话和短文。可以选择英语新闻、听力练习册等进行听力训练,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合理安排时间
时间分配:分值与时间分配的黄金法则,分值较高的题目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分值较低的题目应尽量用较少的时间完成。在考场上,我们不应过分纠结于高分题目,尤其是那些可能一时无法拿下的大题。相反,要尽可能地在自己擅长的基础题中稳稳地拿分,确保这些简单题目不会错漏。
灵活应对:虽然平时模拟考试可能已经找到了一种较为固定的答题顺序,但进入正式考场后,仍需保持灵活应变的能力。遇到自己不太确定或者一时卡壳的题目时,不要过于执着,适时调整答题顺序,把那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放到后面,可以为自己节省宝贵的时间。
模考练习:每一次模考,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深度检验。通过模考,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和答题中的不合理之处。这些“失误”可能看似小问题,但正是这些问题的积累,决定了考试中的得分与否。因此,每一次模考结束后,务必认真总结,思考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调整自己的答题策略。
具体答题顺序
先写作文:开考后,建议考生优先解答作文和阅读两大题型。作文可以在审题结束后直接套用模板,相对来说容易写得顺畅,做下面的题也会更有信心。
再写阅读:作文完成后,开始解答阅读理解部分。阅读理解总共是四篇,一篇花到15分钟,60分钟就做完了,阅读理解的分值是最多的,占到40分,所以尽量要花多一点的时间给到它。
接着是新题型和翻译:完形填空可以用15分钟,翻译题用20分钟,然后再来做新题型,也就15分钟。
最后检查涂卡等:最后剩下20分钟,用来涂答题卡,以及做一些相应的检查。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安排考研英语的复习和考试,提高应试能力,确保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