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考研难度大小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方法:
了解公共课和专业课的难度
公共课:英语一的难度大于英语二;有些专业公共课是要考数学的,数学不好的同学,慎选。
专业课:提前了解清楚该专业课的考试难易程度,才能避免踩雷。
分析目标院校的报考数据
计划招生人数:优先选择招生人数较多的院校,如果低于5个的话,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报考人数:注意往年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比例,比例越高,报考的热度越大,越难考。
报录比: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难易程度。报录比越大,该专业的火爆程度越高,相应的来讲考研的难度也越大。
实际录取人数:如果在往年录取数据中发现部分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那么你的目标院校可能有扩招的传统。
进入复试比例:复试比是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
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越高,考研难度就越大。
推免人数:有的学校推免人数占比在计划招生人数中90%以上,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考虑其他因素
学校名气:一般学校名气比较大的难度会高,尤其是985院校。
专业热门度: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公共管理等专业非常热门,报考难度较大。
考试科目:了解目标院校的考试科目,包括考试科目数量、考试科目难度等。
考生素质:考虑到其他考生的素质,例如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获取信息渠道
目标院校研究生官网:可以获取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复试分数线、录取细则等信息。
贴吧论坛知乎:可以向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请教,获取一些实际的经验和建议。
考研辅导机构:一些考研辅导机构会提供关于院校和专业难度的分析和排名。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你可以对考研难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