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偏向考研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应对人口趋势和教育压力:
随着人口增长和就业压力的增加,教育年限可能会延长,本科教育可能逐渐转变为高中教育,而考研可能变成类似高考的重要选拔机制。高校通过鼓励本科生考研,可以应对这一人口趋势和教育压力。
备考准备充分:
本校考生在初试和复试的备考中通常准备得更充分。他们对本校导师的出题风格更为了解,能够有针对性地备考,从而在考试中表现更优秀。相比之下,外校考生由于缺乏对导师的了解,备考效果可能不如本校考生。
心理优势:
本校考生在参加复试时具有更强的心理优势,自信心更足。他们在本校参加考研和复试,相当于主场作战,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而外校考生可能会因为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而影响表现。
导师对学生的了解:
导师更倾向于选择本校考生,因为他们对本校考生的质量和层次更为知根知底。许多导师也带本科生,对他们的能力、表现和潜力有更直接的了解。在复试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考生的本科背景会成为导师做决定的重要考量因素。
提升学校就业率:
部分高校导师在考研复试中倾向于录取本校考生,这也是学校的导向。录取本校考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因为这些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通常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学校偏向考研生主要是为了应对人口和教育压力、利用本校考生的备考优势、增强本校考生的心理优势、便于导师了解学生以及提升学校的就业率。这些原因使得高校在考研招生中更倾向于录取本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