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采用宽进严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教育资源紧张:
我国参加高考的学生每年都在900万以上,这么多学生要上大学,总得有个评判标准。高考是现阶段最公平合理的筛选方式。一旦放开,变成宽进严出,那么谁上清华谁上蓝翔,这真的是个问题。
保证教育质量:
宽进宽出可能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因为招生标准放宽后,入学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难以保证培养质量。而严进严出则能更好地筛选出优秀的学生,保证培养质量。
社会现状和国情:
有观点认为,在中国,任何东西只能搞严进宽出,像公务员一样,你要么就别招他,你招了就要给他好的待遇,给他一辈子稳定的工作。搞内部淘汰,搞内部竞争,搞严宽进严出会把这个社会搞乱套的。
实际操作困难:
理论上宽进严出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麻烦。例如,如何判定谁合格谁不合格,如何避免学生与导师、学校之间的斗争,这些问题都难以解决。
满足更多人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未来的研究生可能不像如今这样会“严进严出”,为考研人提供更为轻松的门槛和更为轻松的出路,或许会成为新的趋势。
综上所述,考研不采用宽进严出主要是基于教育资源的紧张、保证教育质量、社会现状和国情、实际操作困难以及满足更多人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等多方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