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逆向考研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降低备考难度,增加一战上岸成功率
有些考生确定毕业后要进入编制内工作,因此选择考研以获得符合岗位招聘要求的专业和学历。为了能够一战上岸,他们可能会选择实力不俗的“双非”院校。
追求专业兴趣和深造
有的同学对某一专业兴趣度高,并且有一定的基础,希望在该专业领域深造。他们可能会选择国内专业实力数一数二的院校,即使这些院校的综合实力可能不如本科院校。
院校特色突出,地域认可度高
部分同学已经明确了毕业后的发展城市,因此选择了一所在当地认可度较高的院校报考。例如,海南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
职业发展需要和就业前景
根据《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高校毕业生更愿意为职业发展需求、就业前景好等客观因素选择提升学历。因此,近5年“逆向读研”比例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职业发展需要和就业前景好。
改变专业或随大流
有些考生选择逆向考研是为了改变专业,或者是因为随大流读研。这些考生可能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划,选择考研并非出于自我提升的需要,而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
名校情结淡化,更合理地权衡排序
名校的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更清晰的认知,名校情结相对淡化。他们更能对报考院校、学科排名以及时间成本等因素进行合理地权衡排序,进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
考研竞争激烈,选择更稳妥的院校
随着考研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相比上名校,稳妥上岸逐渐成为一些人的追求。他们可能会选择录取概率更高的院校,而不是一味追求名校。
综上所述,选择逆向考研的原因包括降低备考难度、追求专业兴趣、院校特色、职业发展、改变专业、随大流、名校情结淡化以及竞争压力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原因反映了考生在选择考研院校和专业时更加理性和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