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考博需要考察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英语:
多数高校会要求考生提供英语水平证明,如英语六级、托福、雅思成绩,或者GRE和GMAT成绩。
经济学:
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有些高校还会要求考生掌握中级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内容。
金融学:
专业课程考试,如货币金融学、金融理论与公司政策、金融市场学等。
专业基础课:
如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有些高校会要求考生掌握这些课程的高级内容。
学术能力:
通过面试环节考察考生的学术背景、研究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
研究计划:
考生通常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攻博研究计划书,说明自己的研究方向、目标和研究方法。
其他:
有些高校可能还会要求考生提供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或核心论文。
具体到各个高校,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
浙江大学:专业笔试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的专业基础课笔试,以及金融学专业的专业课笔试。面试则包括个人报告、学术能力、研究计划等方面的考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笔试包括英语、经济学和金融学综合,面试则包括学术答辩及交流问答。
厦门大学:笔试包括经济学(宏、微观)、英文和政治经济学,面试则包括英文面试和中文(专业和综合素质)面试。
山东财经大学:笔试包括英语、中级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金融学综合,面试则包括相关专业知识考察。
南开大学:笔试包括英语、微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面试则包括相关专业知识考察。
清华大学:笔试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英文文献阅读,面试则包括基础知识和英文文献阅读。
建议考生根据目标高校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准备考试内容和材料,以提高考博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