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方剂学的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总论
章节:1章
内容:包括方剂学的绪论,以及对方剂的分类和组成原则的介绍,如君、臣、佐、使的配伍意义等。
各论
章节:20章
内容:
8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具体方剂分类:
汗法:解表剂
吐法
下法:泻下剂、润下剂、逐水剂
和法:和解剂
温法:温里剂
清法
消法:理气剂、理血剂、祛痰剂、驱虫剂
补法:补益剂
各法下的具体方剂:
汗法:如麻黄汤、桂枝汤
吐法:如瓜蒂散
下法:如大承气汤、十枣汤
和法:如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
温法:如理中丸、小建中汤
清法: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
消法:如逍遥散、保和丸
补法:如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
特殊方剂总结
内容:
自汗、盗汗方子总结
火郁发之、攻补兼施、交通心肾、甘温除热、培土生金等方子总结
治疗痢疾的各方对比
药物作用总结
内容:
大黄、黄芪、牛膝、柴胡、桂枝等药物在方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框架,考研方剂学的内容得以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学生全面掌握中医方剂学的知识体系和临床应用。建议学生在复习时,按照总论和各论的顺序,逐步深入理解方剂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各法下的具体方剂及其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