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专项考研的考试科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课
英语:大多数院校要求考英语二或英语一,具体根据报考院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思想政治理论(简称“思政”):全国统考科目,所有考研学生均需参加。
专业课一
舞蹈基础理论:考察学生对舞蹈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包括《舞蹈艺术概论》和《舞蹈编导基础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中外舞蹈史:考查学生对中国舞蹈史和外国舞蹈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艺术概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功能、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艺术类型、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批评等方面的内容。
舞蹈作品鉴赏:主要考核考生对舞蹈作品的鉴赏能力。
专业课二
舞蹈技巧:根据报考的舞蹈类型(如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等),需要掌握相应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包括基本功训练、舞蹈编排、舞台表演等方面。
舞蹈创作:可能要求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包括编写舞蹈剧本、设计舞蹈动作、组织舞蹈表演等。
舞蹈研究: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舞蹈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分析某个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形式、社会影响等,这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写作能力。
复试
英语听力测试和英语口试:考察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专业知识笔试和面试:包括专业知识的测试和综合素质的评估。
个人舞蹈专业技能展示:部分院校要求学生在复试中展示自己的舞蹈专业技能,如表演一段舞蹈。
建议
查看招生简章:每个院校的具体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建议考生详细查看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了解具体的考试科目和形式。
系统准备:舞蹈考研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考生应系统准备,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注重实践:舞蹈专业的复试中通常会有专业技能展示环节,考生应在平时多进行舞蹈实践,积累表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