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物考研的科目和要求如下:
初试科目
政治:满分为100分,主要考察国家政治制度、政治理论等内容。
外语:通常为英语,满分为100分,考察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专业课:满分为300分,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材料分析和简答题等。专业课分为313统考和高校自命题两种形式。
313统考:由教育部出题,涵盖通史知识。
高校自命题:一般由高校的历史学院出题,更具针对性。
复试科目
中国史:考察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文博综合:涵盖文物、博物馆、考古学等方面的知识。
文物学基础:考察文物与考古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文物学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最新学术进展。
专业方向
先秦考古学、 秦汉至元明考古学、 专门考古学等。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历史文献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等。
欧洲史、 亚洲史、 非洲史等。
文物与博物馆、 考古学、 博物馆学、 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等。
参考书目
考古学: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李侃《中国近代史》、王绘林《中国现代史》、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六卷本等。
博物馆: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李晓东《文物学》等。
文物: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考古学概论》编写组《考古学概论》(第二版)、李晓东《文物学》、《文物学概论》编写组《文物学概论》等。
建议考生根据报考院校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进行复习。同时,注重史学理论、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研究方法论的培养,以应对专业课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