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压分现象通常指的是某些高校或专业在评分时对考生的分数进行较低的评价,导致考生即使考得不错也难以达到预期分数,甚至影响到考生是否能够进入复试或录取。以下是一些压分现象的例子:
北京地区
考研政治科目压分较高。
上海地区
考研政治科目压分较高。
辽宁大学
压分专业包括历史学、电影电视、文献学、法学学硕、马哲等。
集美大学
专业课333压分厉害。
云南大学
压分专业包括金融学、汉语言、马理论等。
西南政法大学
新传专业压分。
河北大学
翻硕、历史学、文学、金融专硕等专业压分。
新疆大学
压分专业包括历史学、新传、马理论、社会工作等。
厦门大学
生物学、公共卫生专业压分。
广西大学
压分专业包括马理论、农学、生态学、新传等。
宁夏大学
文科专业压分严重,曾有考生反映分数被压至极低。
内蒙古大学
中国史学专业分数奇低。
深圳大学
数学系偏爱名校调剂生。
吉大师大外语
连本校学生分数也不放过。
华侨大学
马理论专业专业课压分严重。
上海戏剧学院
表演专业两门专业课压分严重。
重庆师范大学
小学教育专业813压分严重。
燕山大学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专业课压分严重。
西安美术学院
书法理论科目压分。
大连海事大学
题型不固定,压分现象。
压分现象可能与各省主观题阅卷尺度不同、院校每年分数线调整等因素有关。考生应关注目标院校的评分标准和历史数据,以及当年的考试难度和评分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压分现象。如果怀疑遭遇压分,考生可以尝试通过官方渠道进行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