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导师在面试中可能会问到以下几种类型的问题:
封闭型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要求应试者做出简单的是或否的回答,例如:“你是什么时候参加工作的?”或“你在大学学的是管理专业吗?”。
开放型问题
开放型问题要求应试者不能只用简单的一词或一句话来回答,而必须另加解释和论述。例如:“你在原单位的工作中,要求经常与哪些部门的人打交道?有些什么体会?”。
假设型问题
假设型问题是以虚拟式的提问了解应试者的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假如我现在告诉你因为某种原因,你可能难以被录用,你如何看待呢?”。
连串型问题
连串型问题提问一般用于压力面试中,主要考察应试者的反应能力、思维的逻辑和条理,也可以用于考察应试者的注意力、瞬时记忆力、情绪稳定、分析判断力、综合概括力。例如:“我想问三个问题:第一,你为什么到我们单位来?第二,到我们单位后有何打算?第三,你报道工作几天后,发现实际情况与你原来想象不一致你怎么办?”。
压迫型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带有某种挑战,其目的在于创造情景压力,以此考察应试者的应变力与忍耐。例如:“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
选择类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为什么选择某个学校、专业或研究方向。例如:“你为什么考我们学校?”或“你为什么选择跨考?”。
院校/专业选择类问题
这类问题涉及对目标院校和专业了解程度以及选择理由。例如:“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或“你对目标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什么了解,谈谈你的看法。”。
研究生规划类问题
这类问题涉及应试者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例如:“你读研有什么规划/研究设想?”或“你未来三年(两年)的规划是什么?”。
今后发展类问题
这类问题涉及应试者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和目标。例如:“你研究生毕业后打算从事什么职业?”或“你希望在本学科领域内取得哪些成就?”。
个人兴趣与优势类问题
这类问题涉及应试者的兴趣爱好和个人优势。例如:“你最喜欢哪一门课?”或“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势可以胜任这个专业的学习?”。
阅读与知识类问题
这类问题涉及应试者的阅读经历和对专业书籍的了解。例如:“你在大学期间读过哪些专业书和课外书?”。
在准备考研复试时,建议应试者提前准备这些问题的答案,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阐述,以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