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诊断学考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问诊
掌握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
掌握主诉与现病史的采集要点。
熟悉系统回顾问诊要点;熟悉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常见症状
掌握“症状”与“体征”的概念。
掌握各种常见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的临床表现、特点、发生原因、机制及临床意义。
体格检查
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
熟悉嗅诊的方法。
掌握叩诊音的种类与特点。
一般检查
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和生命体征的内容。
熟悉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头颈部检查
掌握瞳孔、鼻窦、咽部、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其异常状态的临床意义。
熟悉头部、颈部体格检查的顺序与方法。
胸廓及肺部检查
掌握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方法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
掌握肺部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熟悉胸部常用体表标志。
心脏、血管检查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能准确叩出心界。
中医诊断学 (如果考中医博士):
涉及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
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症状表现、舌象、脉象等,并能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正确诊断结果。
其他可能涉及的科目
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针灸学等,考生需要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以及相应的中医特色疗法。
病例分析
分析具体病例,包括症状、体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等。
论述题
对某些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论述,如某种疾病的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
请注意,具体的考试科目和内容可能因学校、导师或年份而有所不同,建议参考最新的招生简章或咨询相关招生单位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