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返点的会计分录处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支付销售返利方
当企业向客户提供销售返点时,通常会计分录为:
```
借:销售费用—销售返利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
如果返点是通过应收账款进行,会计分录为:
```
借:应收账款(厂家)
贷:销货收入—返点抵扣
```
收到销售返利方
收到实物销售返利方冲减有关存货成本,并要计缴增值税。需分两种情况处理:
若供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
```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
```
若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
```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
直接返还货款
支付销售返利方,根据取得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作为费用处理:
```
借:营业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
在实务操作中,对于这种返利方式会计处理方法各异,有的会计人员做如下处理:
```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
```
销售返点作为收入项目记录
记账时应将返点作为收入项目记录,并要求注意不要混淆销售返点,根据客户账户的发生额来核算。
销售返点的其他处理方法
找发票提现现金:由销售人员找发票套现,将现金套出来后应对此类事项。
企业承担个税,以销售人员工资形式提现:以奖金的形式付给销售人员,企业在此过程中装鸵鸟,把风险转移给销售人员。
利用外包,设置防火墙、规避风险:企业贷款时给个人返点,这与行贿无异,企业是有法律风险的。
建议
明确返点性质:首先要明确销售返点的性质,是现金返利、实物返利还是价格折扣等,以便正确进行会计分录处理。
合规性:确保销售返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税法规定,避免法律风险。
清晰记录:在会计账簿中详细记录销售返点的数据,并填写准确的金额,以便进行会计核算和分析。
合理入账:根据返点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入账科目,如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