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票据的保管和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其完整性、真实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保管和使用建议:
分类和编号
会计票据在登记入账后,应按照分类和编号顺序进行保管,避免散乱丢失。
装订和归档
定期将记账凭证按编号顺序整理,检查有无缺号和附件是否齐全,然后加上封面和封底装订成册。为了防止失散,应在装订线上贴上封签,并盖具会计人员印章。
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应由专人负责集中保管,按年分月顺序排列,以便查阅。
专人负责
会计凭证的保管应由专人负责,这个人应该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凭证上的内容。
安全存放
会计凭证应存放在安全、防潮、防火、防盗的地方,如专门的保险柜或保险箱等。
对于涉及企业机密或敏感信息的会计凭证,应采取更加严格的保管措施,例如存放在保险柜中或者采用加密存储等方式。
定期盘点
定期对会计凭证进行盘点,确保凭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传递和审核
会计凭证应及时传递,不得积压。记账凭证在装订成册之前,原始凭证一般是用回形针或大头针固定在记账凭证后面,在这段时间内,凡使用记账凭证的财会人员都有责任保管好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支付票据必须由领款人在票据存根上签字,并且财务印鉴必须二人保管,如财务经理保管法人章,出纳保管财务章。
备份和存档
会计凭证必须进行备份,备份的凭证必须与原始凭证一一对应,并存放在不同的地方。
存档后的凭证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类存放,并且需要时方便查阅。
期限管理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自身情况制定,期满后必须彻底销毁。
外借和复制
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因特殊原因须要使用原始凭证时,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可以复制。向外单位提供的会计凭证的复制件,应在备查簿中登记,由提供人和收取人共同签名盖章。
记录和报告
对于已经使用过的会计凭证,应该及时归档,并在会计系统中进行记录,以便于后续的审计和管理。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保管和使用会计票据,确保其作为会计核算重要依据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