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系考研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理论:
包括和声学、复调、配器法、曲式分析等。这些科目旨在考察考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作曲能力。音乐理论涵盖了音乐的基本概念、术语、符号等,还包括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理解,以及对音乐历史的了解。
作曲技术:
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际作曲能力,包括旋律创作、和声编排、节奏设计等方面。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主题或要求,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性和技术性的音乐作品。
近现代和声:
研究近现代和声的理论和技巧,包括各种和弦的构成、功能、转位以及和声进行的基本原则。
电影音乐史:
学习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品,了解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和创作技巧。
多声部写作:
掌握多声部音乐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包括对位法、卡农、赋格等复调技巧。
风格化音乐分析与写作:
分析特定风格的音乐作品,并学习如何将这些风格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管弦乐配器:
学习如何将旋律、和声等音乐素材分配给不同的乐器或声部,以形成完整的乐队或合唱作品。
作品分析:
对古典或现代音乐作品进行结构、风格、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考察考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听力测试:
考察考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包括对旋律、和声、节奏的敏感度。
视唱练耳:
考生需要能够准确地视唱乐谱,并进行听音练习,以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面试:
与导师面对面交流,讨论作曲理念、作品创作过程等,展示个人的创作能力和学术素养。
计算机音乐理论 和 计算机音乐创作:
部分院校可能会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音乐制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电脑MIDI制作等。
建议学生在准备作曲系考研时,要全面复习上述各个方面的内容,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创作和作品分析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此外,与导师的交流和讨论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曲系的学术要求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