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研难度较大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竞争激烈: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导致考研人数逐年增加。同时,高校招生名额有限,使得考研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考试内容广泛且深入:
考研不仅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涉及英语、政治等公共科目,以及专业课的深度学习。这些科目的考试内容往往既广又深,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
备考时间长:
考研的准备周期通常较长,需要考生在大学期间就开始积累相关知识,并在大四或毕业后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冲刺。长时间的备考过程对考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心理压力大:
考研不仅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更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考验。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很多考生会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这些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备考效率和考试发挥。
信息不对称:
考研过程中考生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考试大纲、历年真题、招生政策等。由于信息来源多样,且更新频繁,考生很难全面、及时地掌握所有相关信息,这可能导致备考方向的偏差。
经济负担:
考研期间考生可能需要参加各种辅导班、购买资料书籍等,这些都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支出。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考生来说,经济负担可能会成为他们考研路上的一个障碍。
就业与考研的矛盾:
许多考生在考研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就业问题。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合适的时间分配,对考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适应性要求高:
考研不仅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还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考试形式和内容。这对考生的自我管理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命题难度提升:
2019年的考研英语科目难度较大,许多考生反映考题难到炸裂,管综也碰上了“史上最难”的试题,导致不少考生的追梦之旅变得“惨烈”。
复试淘汰率激增:
虽然国家线稳定,但部分院校的复试分数线及报考录取比例波动较大,少部分热门专业的报考录取比例甚至突破40比1。有专家预测,今年不少招生单位将继续提高复试淘汰率,复试形式多元化,复试深度加大。
推免比例增大:
许多985大学的保研率不断上升,部分专业的保研率高达80%以上,这使得许多普通高校的考研生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
综上所述,2019年考研难度较大的原因主要包括竞争激烈、考试内容广泛且深入、备考时间长、心理压力大、信息不对称、经济负担、就业与考研的矛盾、适应性要求高、命题难度提升、复试淘汰率激增以及推免比例增大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