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过程中常见的五个骗局如下:
考研资料买卖陷阱
诈骗者通常伪装成专业学长学姐,通过社交媒体或考研群发布虚假信息,声称拥有独家资料或试题答案。
考生在付款后往往发现资料与宣传不符,或者收到的资料根本没有实际价值,且卖家会消失不见。
“保证录取”陷阱
诈骗者在初试前兜售所谓的“内部资料”,声称可以提前查分或利用黑客技术查分。
在复试环节,诈骗者又谎称可以“包通过”或“调剂包通过”,通过收取改分费、联系费等方式进行诈骗。
假装官方,保录对赌
诈骗者冒充招生单位,发布虚假信息如“人招满了”、“复试没名额了”等,引发考生恐慌,从而骗取钱财。
钓鱼网站诈骗
诈骗者制作钓鱼网站,诱导考生输入个人信息,如准考证号、身份证号、验证码等,以泄露个人信息或造成财产损失。
考研调剂诈骗
诈骗者利用考生对“潜规则”的侥幸心理,提供所谓的“调剂服务”或“内部渠道”,并明码标价,承诺“不过就退费”。
建议:
考生在准备考研时,应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谨慎对待各种所谓的“内部资料”和“保证录取”的承诺。
在购买资料或选择培训机构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并通过多种方式验证对方的可靠性。
遇到任何可疑信息,应及时向警方或相关部门举报,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