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是否需要给导师钱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导师的期望、学校的政策以及个人与导师的关系等。以下是一些参考信息:
导师期望:
导师的经济状况和个人偏好可能不同,有的导师可能不太在乎学生给的几百块钱,而有的导师可能期望得到一些表示。
学校政策: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和补助标准。例如,清华大学博士生的最低补助是5.1万元,而一般的学校可能提供2750元,导师每个月也会发1600元以上的补助。
个人条件:
根据个人经济条件,可以适当决定给导师多少钱。例如,月工资三千块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在月工资的四分之一左右。
其他形式:
除了金钱,一些非金钱形式的表示也是可以的,如特产等。
注意事项:
如果考生初试过了,适当表示一下心意是可以的,但如果初试没过,给导师任何东西可能都没有用。
法律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家规定,博士生每人每月有国家发放的补助,学校也会发放一定的补助,这部分是必须且固定的。
综上所述,是否给导师钱以及给多少钱,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导师的期望以及学校的政策来决定。同时,考生应保持诚信和尊重,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或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