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证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假说演绎法,具体步骤如下:
确立研究课题:
研究者首先需要选择一个有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的会计课题。例如,研究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公司采用特定信息披露策略的原因等。
提出假说:
在确立研究课题后,研究者会基于相关理论和已有文献提出一个或多个假说。这些假说是对研究问题的一种猜测或预期,是后续实证检验的基础。
逻辑推理:
根据提出的假说,研究者会进行逻辑推理,推导出具体的研究结论。这一过程通常涉及数学建模、统计分析等方法,以确保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实证检验:
最后,研究者会利用各种实证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利用现有资料、资本市场研究、比率分析、实验室研究等)对假说和结论进行检验。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验证假说是否成立,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结果分析与解释:
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研究者会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如果假说被证实,研究者会暂时接受这一结论,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如果假说被证伪,研究者会重新考虑研究问题,并进行新一轮的假说提出和演绎过程。
建议
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确保课题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并能够反映当前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需求。
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实证检验过程中,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和收集方法。
采用多种实证方法:结合多种实证方法可以增强研究结果的全面性和说服力,例如同时使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研究。
注意伦理问题:在进行实证调查时,需要遵守相关的伦理规范,确保受访者的隐私和数据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