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全国考研现状如下:
考研人数下降
2024年考研人数为388万,较2023年的438万减少了36万,这是9年来的首次下降。
2025年考研人数预计将进一步下降到388万。
报名人数减少的原因
大学生因为报考人数过多,放弃竞争,转而“躺平”。
考研对于广大大学生带来的压力,如专业录取线、单科线、国家线等。
经济下行,考研的沉没成本更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可能会因为经济压力而放弃考研。
多元化发展,如考公、出国读研人数增多,一些学生选择出国留学,避开国内考研竞争。
研究生就业未必有优势,部分考生意识到研究生毕业时的就业选择未必比本科毕业更好。
研究生招生规模
虽然考研人数下降,但研究生招生规模仍在扩大。2023年招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
2025年研究生招生计划预计将继续增长,25所高校的招生计划总数增长3.74%。
考研竞争加剧
随着高校对推免生的重视程度提高,保研比例持续增加,留给统考考生的名额减少,导致考研竞争更加激烈。
考研设置初试、复试两道关卡,淘汰率很高,复习耗损精力极大。
地区差异
东南沿海地区、省份考研人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内陆城市地区,这也是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未来趋势
虽然考研人数下降,但研究生教育的稀缺性已经完全改变,未来研究生会越来越多,稀缺性在不断降低。
考研的结构性矛盾更为突显,一方面考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很多地方高校获批硕士点,却面临招生难。
综上所述,全国考研现状呈现出人数下降、竞争加剧、招生规模扩大、地区差异明显等特征。未来考研人数可能会继续减少,但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仍在扩大,竞争依然激烈。建议考生更加理性地对待考研,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