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p考研之所以被认为可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内耗严重
infp型人格者内耗严重,他们长时间生活在思维里,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们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中,做事时还未开始就已预见可能的负面结果,高估问题难度,低估自己能力,导致行动力下降。
敏感多疑、不接地气
infp型人格敏感多疑,不接地气,是现实中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容易情绪化,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具有强大的洞察力和感知能力,但也因此容易受到情感波动的影响。
情感过于强烈
infp型人格情感强烈,容易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他们对别人的情感反馈过于敏感,容易感到失落和负面情绪。
过于理想化
infp型人格喜欢追求理想,容易把理想奉为至高无上的信仰。当他们发现现实与理想不符时,容易感到失落和沮丧。
内向且孤独
infp型人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不喜欢与人交流,难以建立深层次联系,常常感到孤独和难以融入社交圈。
感性过于强烈
infp型人格感性强烈,容易受到各种情感的影响,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情感。这种感性容易让他们产生负面情绪,甚至情感失控。
过于理性
infp型人格虽然感性强,但也很理性,容易把情感和感性放在理性基础上。这种理性有时会导致他们显得冷漠和无情,处理问题时可能选择理性而非感性。
自我否定和自我批评
infp型人格容易自我否定和自我批评,这种习惯会让他们形成自我贬低的习惯,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
情绪化和难以沟通
infp型人格在情绪化方面表现明显,当他们感到被伤害或忽略时,可能选择沉默或突然做出决定,这种难以捉摸的行为让人感到可怕。
综上所述,infp考研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他们性格中的内耗、敏感多疑、情感强烈、理想化、内向孤独、感性强烈、理性冷漠以及自我否定等特点,这些特质在考研这一高压环境中可能放大他们的情绪波动和内心冲突,导致他们难以应对和适应。
建议:
infp型人格在考研前可以尝试进行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训练,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建立与他人的联系,以及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理性。
他们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以更好地应对考研过程中的挑战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