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21年的准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确定考研专业和学校
选择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确定要报考的专业。如果本科阶段没有选到喜欢的专业,可以考虑跨专业考研。
选择学校:根据个人偏好(如学校声誉、专业排名、地理位置、环境、就业率、考试难度等)列出最在意的三个点,并从中选择一个最为合适的学校。建议选择一个可以冲刺的学校,逼自己一把。
了解考试科目
政治:所有考生都需要考政治,主要内容包括马原、毛特、史纲、思修、形势政策、新思想等。
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两种,难度不同,具体考试科目包括完型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大作文和小作文。
数学:根据报考的专业不同,分为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主要内容包括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
专业课:根据报考的专业不同,专业课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测试。
制定复习计划
分阶段复习:可以将复习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天)基础巩固,第二阶段(8-14天)强化训练,第三阶段(15-21天)冲刺提升。
制定每日计划:详细规划每日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包括早晨晨读、上午综合复习、下午专项练习和模拟考试。
准备复习资料
英语:可以使用《考研词汇闪过》、《考研真相》(英一)、《考研圣经》(英二)等资料进行单词和真题的学习。
政治:可以观看徐涛政治全程班等视频课程。
数学:根据报考专业选择相应的数学教材和习题集进行复习。
专业课:提前复习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搜集目标院校的专业课资料和历年真题进行练习。
心态调整与压力管理
保持积极心态:考研过程中会遇到挫折,但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将每一次错误视为学习的机会。
合理排布休息:每学习90分钟,适当休息10分钟,放松眼睛和身体,避免过度疲劳。
模拟考试与总结
定时定量做题:每天定时定量地完成模拟题,循序渐进,保持思维的连续性和活跃度。
总结错题:每做完一套模拟题,都要复习一遍自己的错题集,及时查漏补缺。
复试准备
重视专业课复习:确保能够逻辑清晰地叙述毕业论文或平时做过的学术研究内容。
准备英语听力和口语:多听相关听力材料,提前准备面试常见话题的文稿,并进行模拟演练。
提前梳理复试材料:准备好所有复试所需的材料,如学生证、身份证、准考证等,并关注招生单位的官方通知。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系统地准备考研,提高复习效率,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