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美术概论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学概论
考核目标:
全面了解艺术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内涵。
系统掌握艺术历史和理论的基本规律及其主干问题。
熟练应用艺术原理分析和解读相关现象,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
考核主要内容:
艺术观念
艺术的功能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艺术接受
艺术类型
艺术的发展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艺术批评
艺术的当代嬗变。
美术的基本原理
美术的本质:理解美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和历史本质等。
创作论:理解和掌握美术活动中的创作主体、创作活动过程、美术作品等内容。
接受论:理解和掌握美术接受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和环节、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美术的审美教育等相关理论。
美术的历史发展
美术的发生论:理解历史上的美术发生的学说、美术发生的动力、美术发生的历史过程与阶段,以及原始美术的性质及其在历史中的转换等基础理论。
美术发展论:初步理解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中国美术的形态流变、西方美术的形态流变,以及当代的中国美术的发展。
门类论:了解美术的基本特征和门类划分,理解美术中主要门类的特征,以及美术与其他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
考试题型与评分标准
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和论述题两种题型。
评分标准与要求:论述题要求围绕试卷题目写一篇论文,字数约2000字左右。
推荐参考书目
《艺术概论》,陈岸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重点掌握艺术学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美术的历史发展,同时结合相关参考书目进行系统学习和复习。通过“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的学习策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以提高考试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