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转成本是将本期发生的成本费用转入到损益账户的过程,以正确反映企业的盈亏情况。以下是结转成本的基本步骤和会计分录示例:
确定成本要素 :明确要结转的成本要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计算成本总额:
根据成本记录系统,累计或汇总求得该会计期间内的成本总额。
分配成本:
根据成本分配方法(直接法、间接法或混合法)将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产品、服务或成本中心。
编制会计分录
结转制造费用:
```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
结转销售成本:
```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
结转期间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
结转税金及附加:
```
借:本年利润
贷:税金及附加
```
结转收入:
```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
结转损益类科目:
```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
贷:本年利润
```
结转库存账户或在制品账户:
根据成本汇总表,将成本转入库存账户或在制品账户。
期末结转损益:
将所有损益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以得出本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注意事项
结转成本时,借方登记已销售商品、产品、劳务、供应等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结转后应无余额,相关账户也应按产品类别设置明细分类账户。
结转成本应合理分摊与结转,确保结转成本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会计分录,可以确保成本准确无误地结转到损益账户,从而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