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登账的余额计算遵循以下基本规则:
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是上一期的期末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是本期账户借方(支出)发生的金额总和。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是本期账户贷方(收入)发生的金额总和。
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是期初余额加上本期增加发生额减去本期减少发生额。
具体到各类账户的余额计算:
资产类账户: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收入类账户: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当借贷金额一致时,期末余额等于零)。
成本类和费用类账户: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当借贷金额一致时,期末余额等于零)。
示例
假设某公司在1月1日的期初余额如下:
资产类账户:10,000元
负债类账户:5,000元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5,000元
收入类账户:0元
成本类账户:0元
1月2日发生以下业务:
资产类账户借方:2,000元
负债类账户贷方:1,000元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1,000元
收入类账户贷方:3,000元
成本类账户借方:1,000元
1月3日的期末余额计算如下:
资产类账户:10,000 + 2,000 - 1,000 = 11,000元
负债类账户:5,000 + 1,000 - 1,000 = 5,000元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5,000 + 1,000 - 1,000 = 5,000元
收入类账户:0 + 3,000 - 0 = 3,000元
成本类账户:0 + 1,000 - 1,000 = 0元
因此,1月3日的期末余额分别为:
资产类账户:11,000元
负债类账户:5,000元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5,000元
收入类账户:3,000元
成本类账户:0元
建议
在进行会计余额计算时,务必确保准确记录每一笔业务的分录,并定期进行试算平衡,以确保账目清晰、准确。同时,了解各类账户的特点和余额计算公式,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