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各院系对于一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从校内合格生源中接收调剂考生。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一志愿上线考生远远超过招生规模,不组织跨专业跨学位类别的复试,只接收医学院内的二级招生单位间的调剂。
暨南大学:
2024年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不接收校外调剂申请,个别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从校内相同或相近专业调剂。
北京师范大学:
极度保护一志愿,只接收校内调剂,复试时间早且结果通知迅速。
上海财经大学:
不接受校外调剂,极其保护一志愿考生。
南京大学:
医学院2024年不接受任何理由的调剂申请,其他学院也保护一志愿。
中央财经大学:
本年度不接收任何调剂复试考生,优先录取一志愿复试合格考生。
中央民族大学:
在确定拟录取名单时优先录取一志愿复试合格考生,调剂考生竞争剩余的招生指标。
天津大学:
各学院对参加复试合格的考生先录取报考第一志愿考生,再录取调剂考生。
上海电力大学:
各专业第一志愿上线复试合格考生优先,所有复试合格考生,第一志愿考生按专业依总成绩的高低排序,调剂考生按专业依总成绩的高低单独排序,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杭州师范大学:
综合成绩的排序采用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和调剂考生分开排序,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第一志愿复试合格的考生必须录取。
大连理工大学:
原则上要求各学院实行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分别进行复试录取。
深圳大学:
保护一志愿,不接受校外调剂。
重庆大学:
保护一志愿,不接受调剂。
南京农业大学:
对一志愿考生相对更友好,一志愿合格生源充足的专业原则上不得接收调剂。
中山大学:
原则上不接受校外调剂。
中南大学:
总体生源充足,不接收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考生调剂到本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类专业总体上线生源充足,一般不接受校外调剂。
东北师范大学:
第一志愿报考东北师范大学的考生按最终成绩排序依次录取,调剂考生单独排序。
南昌大学:
拟于一志愿复试结束后开通调剂报名,并没有将一志愿和调剂考生放一块复试。
东华大学:
各专业按照总成绩排序,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分列,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河北工业大学:
原则上要求各学院实行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分别进行复试录取。
江苏大学:
在一志愿复试结束后,如果还未招满才开始招收调剂生,而不会为了招收更优质生源以及高分考生而舍弃一志愿考生。
天津工业大学:
原则上要求各学院实行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分别进行复试录取。
这些院校在招生过程中明确保护一志愿考生的利益,建议考生在选择院校时优先考虑这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