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拥有30个学院和82个本科专业,化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山东师范大学: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有22个学院(部)和67个招生本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学原理、分析化学等为该校重点学科。
中央民族大学: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历史文化学院在历史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北京协和医院:
门槛高,是医学生的圣地,每年招收的人数不多,但全是精英,专业竞争力强。
北京大学医学部:
国家重点学科有15个,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报考热度高,招生人数多,热门专业包括内分泌、消化内科、风湿病学、儿科学等。
四川大学:
位于重庆市,整体规模庞大,医学学科是重点学科,考研学生非常多。
复旦大学:
考研报名人数在3.1万人左右,文科和医学学科竞争激烈。
南京大学:
考研总报名人数在3万人左右,报考群体主要是来自省内的211高校。
郑州大学:
考研总报名人数在3万人左右,考生主要来自省内的普通高校及河南籍学生。
暨南大学: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
大连理工大学:
考研复试相对公平,不歧视本科双非学生,且复试出成绩快。
厦门大学:
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性大学,拥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
南开大学: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位于天津,文理并重。
中国人民大学:
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拥有丰富的学科设置和优秀的师资力量,考研热度高。
深圳大学:
考研热门院校之一,报名人数较多。
东华大学:
不封真题,容易收集,历年的拟录取名单和报录比可以在官网上找到。
国防科技大学:
保护一志愿,电子信息类全国第一梯队。
北京师范大学:
抽签答题,复试时间早。
福州大学: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以工科为主。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考研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省的一所211大学,地理位置不错,周边有多个实习和就业机会。
这些学校在不同学科领域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建议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学校进行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