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会计具有以下特点: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统一
德国规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必须统一,政府规定的计税目的使用的会计程序和帐务解决措施必须和为公司会计报表的重要服务对象银行编制的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程序和帐务解决措施相一致。
财务报告对税务报告的示范性原则
公司应在经济年度结束“依商法的规范簿记原则”对公司财产计价,除税法另有其她的强制规定外,所有商法的资产方和负债方入帐的规定、严禁和选择权以及所有计价选择权等规定对税务报告也都合用。
稳健性原则
德国会计的稳健性原则体现在企业合法地低估利润、隐瞒资产,这种做法反映了稳健主义在德国会计中的支配地位。
历史成本会计模式
德国公司信守历史成本会计模式,这种做法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稳健主义在德国会计中的支配地位。
会计规范的法典化
德国没有单行的会计准则,其会计规范是由政府通过分散于《公司法》、《税法》、《商法》中的规定来体现的,即“会计规范法典化”。
会计管理体制
德国通过立法程序由政府和民间会计团体联合领导和管理全国会计工作,但会计团体地位相对较低,作用较小。
弹性边际成本法(GPK)
GPK是德国成本会计的典范做法,通过实例演示了OPK的实施流程,其三个特性有助于改进企业短期决策程序及部门业绩考核办法。
受公司法与税法影响
德国会计模式及实务深受公司法和税法的影响,强调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面向公司,保护公司利益,并且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统一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德国会计在税务与财务报告的统一性、稳健性原则、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会计规范的法典化以及受公司法与税法影响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此外,弹性边际成本法(GPK)作为德国成本会计的典范做法,也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