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的各类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
综合考核
也被称作亚保研,主要针对本科985/211的应届生,考核时间在9、10月份。
通过综合考核的考生基本上过线及格就录取,录取优先级大于一般统考生。
延保政策
部分院校为留住本校学生,提供延保政策。
如果学生未拿到推免资格,将获得与没有获得推免资格的夏令营生一样的待遇,即考研过分数线+复试及格直接录取。
夏令营政策
优秀营员:如获得就读学校2019年推免资格并申请推免生(须与夏令营入营学院、专业相同),可直接录取,不必参加9月组织的推免生复试,夏令营考核成绩即作为推免生入学考试成绩。
合格营员:如获得就读学校2019年推免资格并申请推免生(须与夏令营入营学院、专业相同),优先进入复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未获得保研资格但拿到优秀营员的考生,有的院校过初试线后复试加分,有的院校过初试线后复试只需要及格,甚至有的院校过初试线不需要参加复试直接录取。
破格复试
典型例子:部分院校对于特别优秀的考生,可以不受常规复试条件的限制,进行破格录取。
招生政策调整
院校招生自主性增强,招生单位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调整招生计划。
教育部要求招生单位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确保考生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加分政策变化
取消了针对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赴外汉语教师和村官的加分政策。
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加分政策有所调整,未申请初试加分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将不能参加相关计划的调剂。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考试科目改革
部分文科专业开始增设数学考试,如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这表明对文科生的数学能力要求提高。
奖学金政策变动
一些高校开始取消或减少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这增加了考生的经济压力。
时间节点调整
2025年考研的时间节点相比往年有所推迟,包括网上预报名、正式报名以及初试时间。
复试时间统一确定
复试时间由教育部统一确定,这无疑为考生们带来了更多的确定性。
增加/取消部分加分政策
2025年考研取消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的加分政策。
对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的退役人员也给予了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培养目标
2025年的规定更加突出了对创新型人才的重视,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
招生工作要求更加严格
新增“严格规范管理,落实考试招生回避、信息公开等要求”的表述,强化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命题工作方面,要求招生单位加强对自命题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试题、答案、试卷的绝对安全。
这些政策旨在提高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公平性和效率,同时鼓励具有特殊贡献或特殊情况的考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更多机会。建议考生仔细了解并合理利用这些政策,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