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简史的摘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概述:
原始社会
结绳记事:在原始公社制时代,人们通过刻记记数和结绳记事的方法来反映渔猎收获数量及其他收支,这是最原始的会计活动。
奴隶社会
官厅会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立,官厅会计部门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西周设置了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司会”官职,并制定了财计管理制度,如收支报告制度、交互考核制度等。
封建社会
单式簿记法:春秋战国时期,会计一词开始出现,主要用于记录国家的财政收支,采用单式记账法,即只记录一方面的经济业务。
复式记账法:秦汉时期,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会计工作逐渐规范,开始采用复式记账法,同时记录借方和贷方的经济业务。三柱结算法也在这一时期广泛使用。
会计制度完善:唐宋时期,设立“度支部”和“会计司”管理财政和会计事务,会计凭证和账簿得到广泛应用,记账方法更加精细。四柱清账法按照“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个栏目进行结算。
明清时期:会计制度达到较高水平,明代制定《会计全书》,清代设立“户部”负责全国财政和会计工作。龙门账和四脚账在民间商界得到广泛应用。
古罗马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古罗马帝国时期,屋大维建立了由奴隶组成的帝国收支统计处,定期编制国库和私人财产的账簿向公众公布,确立了罗马帝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现代会计
公认会计准则:20世纪,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取得惊人发展,“公认会计准则”的“会计研究公报”(ARB)的出现标志着会计发展进入成熟时期,管理会计从传统、单一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
这些摘抄内容涵盖了会计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到现代会计的成熟阶段,展现了会计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不断进步的过程。